醫生說:“多動症不單單是孩子好動,精力不集中也可能是多動症。”
這時,好多人產生疑惑:
多動症不就是小孩好動嗎?
即然叫多動症,和精力不集中有什么關系?
怎么分辨孩子是頑皮好動還是多動症?
……
“多動症”只是孩子好動嗎?
很多人就覺得孩子坐不住、好動便是多動症,其實不然,多動症的醫學全名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(ADHD),這個全名中本就包括了兩種不同的病症:注意缺陷(即注意力集中艱難)和多動。
然而,大家習慣把它簡單的稱為多動症,但就是這個簡稱,也使人們對它形成了誤會,忽視了它的另一個關鍵病症——注意缺陷。
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以注意缺陷、好動或沖動為主要症狀的綜合症。一般發病於童年期(12歲以前),孩子有明顯的精力不集中、專注力不斷時間短暫、活動讀寫障礙特徵過多和沖動、影響學習和相處等特征,則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。
這些孩子經常粗心大意,而且容易沖動、容易出事故、違反紀律,但他們不是有意藐視紀律,而是因為欠缺考慮才做錯事。
對於這類小孩,父母會覺得他們不懂事、難教導,甚至對它進行打、罵,但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,孩子有以上特點,最好盡快尋找病人的協助。
怎樣區分孩子是頑皮好動還是“多動症”?
孩子的注意力與控制沖動的能力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好,一般情況下,小孩年幼時假如頑皮好動,等長大一些、到了高學段以後,便會有所改變。
這裏有一份《中華醫學百科全書:婦幼保健學》給的兒童「每次集中精力的平均時間」,能夠作為參考:
1歲:5~10分鍾;
3歲:15~20分鍾;
7歲:20分鍾;
10~12歲:25分鍾;
12歲以後:30分鍾;
青少年時期(14~25歲):小孩的注意發展已達到成人水准,專注力的穩定可保持在40分鍾。
由此可見,孩子的注意力是會發展的,不能因為小朋友頑皮好動,就簡單的認為孩子有“多動症”。
可是,如果一個小孩的愛動頻率、注意力集中時間,和其它同齡孩子的水准嚴重不一致;或者孩子的好動和精力不集中病症,早已影響到了生活和學習,那么最好請醫生來評估是否有“多動症”。
患上“多動症”怎么辦?
注意缺陷多動障礙(ADHD)一般應用用藥治療、行為幹預訓練、心理療法、家庭培訓等方式進行綜合治療。
最先,“多動症”是能夠服藥的,目前治療藥物主要有中樞興奮藥和非興奮藥兩類。研究證實中樞興奮藥(呱甲酯)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托莫西汀,對6歲以上ADHD病人的功效肯定,其他藥品並未得到醫治適應證。
其次,如果擔心藥物副作用,也可以用心理教育等方法,引導孩子康複和成長。
例如:學習處理家庭矛盾的技巧;學會與孩子一同制訂明確的獎罰協定,高效地防止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矛盾;合理使用正向的強化方式鼓勵孩子的優良行為,應用合適的懲罰方式清除小孩的不良行為。
最終,“多動症”並不可怕,目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(ADHD)只要及時治療,就能有效緩解症狀,而如果等孩子到了成年期再進行醫治,效果則可能不理想。因此孩子確診了ADHD,父母不要灰心,應當盡早學習基本知識,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,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,和孩子一同成長。
雖然誦讀困難兒童閱讀困難,但他們智力正常,學習速度不慢. [非常重要的一點是,孩子要明白自己不是遲鈍或懶惰.他有閱讀困難,就像其他人的視力,健康或聽力有問題一樣.
你可能會讀得很慢,覺得閱讀時必須格外努力. 你可能會將單詞中的字母混在一起,例如,將單詞[now"讀作[won",或將單詞[left"讀為[feel".單詞也可能會混在一起並遺失空格. 你可能很難記住你讀過的內容.
不幸的是,在學校,學院或其他任何地方,診斷評估都沒有直接資金,通常評估必須由個人,家長或雇主支付. 個人評估服務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