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症狀之一,給家長帶來了很多困擾。民間有“孩子發燒會燒腦子”的傳言,讓很多家長“談發燒色變”。其實孩子發燒雖然值得警惕,但也沒那麼可怕。那麼,你對兒童發燒了解多少呢?
首先,我們來談談發燒。發熱是指在調節過程中體溫超過正常兒童正常體溫,但目前醫學界對正常體溫還沒有形成共識。文獻記載的正常體溫上限一般在37.5 °C 至38.3 °C 之間。
臨床上一般急性發熱都是感染引起的。感染刺激體溫調節中樞,使人體體溫調節點升高,進而引起體溫升高。
體溫的升高對機體有一定的積極意義,既能調動機體的免疫力,耳溫槍比較又能抑制被感染微生物的生長,因為病毒和細菌通常無法在38℃的環境中生存。所以從健康的角度來說,發燒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,沒必要太害怕發燒。
兒童出現發燒到多少單位攝氏度的時候才需要進行用藥呢?
那麼,多少攝氏度的兒童在需要藥物治療之前就會發燒呢?發高燒的兒童容易抽搐,甚至癲癇,因為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。一般來說,兒童在體溫超過38.5攝氏度時必須服用藥物,但對於敏感兒童,當體溫超過37.5攝氏度時,會造成明顯的不適,如寒戰、虛弱等,此時也要適當服藥,以減輕不適兒童正常體溫。
至於孩子發燒吃什麼藥,家長要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。除了退燒藥,孩子可能還需要服用一些針對發熱額溫槍比較原因的藥物。單純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熱,目前沒有特效藥;對於流感引起的發燒,醫生可能會建議服用一些抗流感藥物;對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燒,醫生可能會建議服用一些針對傳染性病原體的抗菌藥物。
所以發燒沒那麼可怕。家長一定要正確認識發熱,幫助孩子合理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