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碼科技

體寒的人到底“寒”在哪裏

體寒的人到底“寒”在哪裏

體寒到底是種什麼“寒”

要問體寒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?不論是數九寒天,還是炎熱夏日,有些人總感覺手腳冰冷;比別人更畏冷,穿再好也無濟於事;吃了稍涼的食物,准會腹瀉……

大自然的寒熱是一個溫度概念,它本質上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強烈程度。而人體寒熱也與其類似,中醫講,人體由“氣”組成,這團氣“動則生熱,靜則生寒”。身體可貼式暖包有寒實際上是經氣偏於靜止,活力不夠的表現。

體寒的人往往比較畏冷,手足冰涼;腸胃有寒,便不敢吃偏涼的食物,常常腹痛腹瀉;腎有寒,除了腹瀉之外還會小便清長;肝有寒,可能會氣逆產生嘔吐感,或頭頂痛等。

中醫有“十女九寒”的說法,女性病多半與體寒相關。很多女性總覺得身體不適,去醫院檢查卻查不到問題,這時候要警惕是否“體寒”了。

“寒”分成內寒和外寒

內寒關鍵因體弱導致經氣乏力運動,一般伴隨虛證表現,如氣短乏力,臉色白等。

外寒是外部涼氣侵害到人體,使經氣運行受阻,這種情況一般會有兩種發展趨向:體質虛弱者會往寒方向發展下來,體質壯實者,正氣會與外寒爭鬥,氣得運作加快,表現出熱象來,便是中醫常說的濕邪“鬱而化熱”。

中醫看來,體寒的人身體氣血運行不暢,易形成淤血和痰濁、氣滯彼此“串通”的情況,“痰淤互結”食滯在某個部位,易引起病症的產生,如腹瀉、關節痛、胃病等病症。

涼氣對女性尤其不友好:生殖系統最畏冷,體寒會導致月經失調,引起子宮瘤等。

體內的涼氣從哪兒來?

生活中一些看似不經意的習慣,可能會致使體寒,使身體一天不如一天。

到點不睡覺中醫藥學曆來重視子覺,子時(晚上11點至次日淩晨1點)陰氣最盛,氣血新生,是陰陽交接之時,這時睡眠是為身體積蓄能量。熬夜會導致陰盛陽虛,陽虛引暖足貼起身體生寒。建議大家夜裏盡量在11點前入眠。

保暖不到位很多人追求時髦,常常穿得“美麗凍人”,就算嚴寒天也能穿一條褲子過冬,為追求時尚不穿秋褲。常常挨凍會誘發虛寒體質,對女性來說更加嚴重。

飲食偏寒性無論一年四季,總有人喜愛大量攝取水果和冷食,甚至是水果當飯吃,冷食不離手。殊不知,很多水果都是寒性的,長久以往,寒就來了。

身體太疲勞勞累、高負荷的身心運行會加快身體耗費,加上缺乏運動,容易出現體虛難題。典型表現是乏力、記憶力下降、脾氣暴躁、食欲不佳、消化不好、睡眠下降等。體質一虛,內寒便會乘虛而入。

推薦文章